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问题,特别是与政府机关决策相关的争议。面对这些问题,了解“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就变得尤为重要。**将为您详细解析这一法律程序,帮助您在权益受到侵害时,找到合适的解决途径。
一、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区别
1.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要求上级行政机关或者同级行政机关对原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的法律制度。2.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对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判决的法律制度。
二、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联系
1.前置条件
在我国,对于大部分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必须先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才能提起行政诉讼。2.相互转化 行政复议决定可以视为行政诉讼的前置条件,而行政诉讼的判决也可以成为行政复议的依据。
三、如何提起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1.行政复议
(1)向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
(2)向同级行政机关申请;
(3)向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机关申请。2.行政诉讼
(1)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四、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时效
1.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的时效为60日,自当事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2.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的时效为6个月,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
五、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审理程序
1.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审理、决定等环节。2.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程序包括起诉、受理、审理、判决等环节。
六、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效力
1.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决定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履行。2.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判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了解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相关知识,对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在面对政府机关决策争议时,正确运用这些法律手段,将有助于我们维护自己的权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