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法继承顺序及分配比例
一、继承法
在我国,继承法是规范财产继承关系的重要法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继承是指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法律行为。继承法继承顺序及分配比例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二、继承顺序
1.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配偶是指与被继承人结婚的人;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亲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
2.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是指被继承人的父母的父母。
三、继承分配比例
1.遗嘱继承:按照遗嘱的指定分配遗产。遗嘱是继承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对遗产进行分配的法律文件。
2.法定继承:在无遗嘱或遗嘱无效的情况下,按照法定继承顺序分配遗产。具体分配比例如下:
a.第一顺序继承人平均分配,即配偶、子女、父母各得遗产的三分之一。
.若有第二顺序继承人,则第一顺序继承人应先分割遗产,剩余部分由第二顺序继承人按照法定继承顺序分配。
c.若有丧偶儿媳或丧偶女婿,其对公婆、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可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
四、特殊情况下的继承
1.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继承人可以放弃继承权,但需在遗产处理前明确表示。
2.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继承人因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遗弃被继承人、**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等行为,丧失继承权。
3.代位继承:当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时,其晚辈直系血亲可以代位继承。
继承法继承顺序及分配比例是法律规定的重要内容,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在面对遗产继承问题时,能够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继承法的相关规定,确保在继承过程中,既遵循法律规定,又体现亲情、道义和公平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