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弦财经

首页 > 投资理财

投资理财

净值理财风险等级

发布时间:2023-07-30 14:33:01 投资理财

了解理财投资风险等级——PR1~5

(一)净值型理财和非净值型理财的区别

1. 收益差异

净值型理财产品相较非净值型产品具有更高的收益潜力。净值型产品通常是由证券公司发行的,其收益与基金净值挂钩,而非净值型产品的收益则与特定标的物的价格变动相关。

2. 流动性差异

净值型理财产品类似于开放式基金,投资者可以在开放期内随时申购和赎回,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而非净值型产品的流动性较差,一般需要到期后才能赎回,投资者无法提前变现。

3. 产品结构差异

净值型理财产品通常是由固定收益类资产构成的组合,如债券、货币市场工具等。而非净值型产品则可以是股票、基金、房地产等不同类型的资产。

4. 风险水平差异

由于净值型产品的收益与基金净值挂钩,其风险相对较高。而非净值型产品的风险则与所投资的标的物相关。

5. 风险评级差异

针对净值型理财产品,主要以产品的风险等级体现,一般从一级到五级,等级越高代表风险越大。而非净值型产品则根据标的物的特性及投资比例来确定风险等级。

(二)理财产品风险评级结果及调整

1. 理财产品风险评级

一般而言,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被评定为最低风险等级(一级),适合所有投资者购买,几乎等同于无风险产品。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则根据投资标的和比例的不同,银行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

2. 风险评级结果调整

当理财产品的基础风险被评定为R1时,若其最近三年的净值波动率超过相应指数的最大偏离倍数,则风险等级将被调高至R3。同样地,当基础风险为R2的产品净值波动率超过中证全指价格波动率的最大偏离倍数时,风险等级将被调高至R4。

3. 风险等级体现

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结果应以风险等级体现,至少包括一级至六级,其中五级标有√。

(三)金融机构对期限错配风险的管理

1. 强化资产管理产品久期管理

为降低期限错配风险,金融机构应加强对资产管理产品的久期管理。久期是衡量债券价格变动对利息敏感性的指标,对于投资者而言,久期越短,债券价格波动对其投资组合的影响越小。

2. 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

一些金融机构还通过推出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来降低期限错配风险。封闭式产品在募集期内不接受申购和赎回,有效控制了投资者赎回的流动性风险。

(四)理财产品风险提示评级调整的必要性

1. 净值化转型推进的需求

随着净值化转型的推进,理财产品风险提示评级也需要适当调整。由于净值型产品的特性,其风险等级评定需要更加准确和全面,以满足投资者对风险的需求。

2. 金融机构的认可

银行资管业人士普遍认为,随着净值化转型的推进,理财产品风险提示等级也应进行适当调整,以更好地指导投资者的风险认知和选择。

(五)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发行情况及风险等级分布

1. 发行情况

据数据统计,今年来共发行了982只净值型理财产品。其中,风险等级主要集中在二级(中低风险),一级产品仅占比2.75%。

2. 机构类型分布

城市商业银行是净值型产品的主要发行机构,占比最高达24%。其他发行机构包括农商行、股份制银行理财公司和国有大行理财公司,占比分别超过10%。

(六)基金风险等级评价体系

1. 风险评价目的

基金风险评价体系的目的是根据监管要求,对基金产品的风险等级进行评价。风险等级评价结果将指导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的风险认知和决策。

了解理财投资风险等级对投资者来说非常重要。通过理解净值型理财和非净值型理财的区别、风险评级结果及调整、金融机构对期限错配风险的管理、净值化转型的需求及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发行情况,投资者可以更加科学地进行理财投资,降低风险,获取更好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