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弦财经

首页 > 投资理财

投资理财

价格双轨制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8-23 16:38:54 投资理财

简述

价格双轨制是指对同一商品或服务实行两种不同的价格管理机制:一是国家统一定价,二是市场调节价。它是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产物,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通过计划调控和市场调控两种机制相互结合而形成。

详细介绍

1. 背景概述

价格双轨制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产生的经济管理制度,它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产生的特殊产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处于计划经济阶段,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工业品的生产和销售由国家统一安排,各企业的生产任务、销售任务、价格等都由国家计划部门制定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供应充足的产品,由于国家统一价格的限制,使得市场需求难以满足,而一些供不应求的产品,则因价格偏低而难以供应,出现了供需错配问题。

2. 产生原因

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通过对生产、流通和销售的统一规划和管理来实现对经济的调控。在这种背景下,价格通过国家统一定价的方式进行管理。由于计划经济存在信息不对称、资源分配效率低下等问题,导致资源的匮乏和浪费,价格由此偏离了市场供求关系的均衡状态。为了调节市场供求关系,缓解消费者对价格过高的不满情绪,中国引入了价格双轨制,允许一些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依据市场情况自由浮动。

3. 特点分析

(1)国家统一定价和市场调节价并存。

(2)实施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运行机制。

(3)与食品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有关。

(4)针对的对象除了货物和服务之外,还有福利待遇。

(5)批发代理商销售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不受其他市场参与者的影响。

4. 优缺点分析

优点:

(1)价格双轨制可以缓解供需错配问题,让市场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

(2)它有助于营造市场竞争的氛围,提高经济效率。

(3)它可以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为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缺点:

(1)价格双轨制存在一定的适用范围,一些商品和服务并不适用。

(2)由于市场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价格双轨制在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价格波动和变化不可预测的情况。

(3)由于价格双轨制可能会导致物价上涨,使得一些消费者生活不得不更加困难。

5. 发展现状

中国已经全面实施市场经济,价格双轨制也逐步被废除。但一些特定领域的商品和服务仍然存在价格双轨制的现象,比如农村土地流转等。

结论

价格双轨制是中国经济改革中的的一次重要尝试,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调节供需关系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作用和意义。同时,我们还需要认识到其局限性和适用范围,尤其要避免对物价的恶性影响。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多地依靠市场机制,完善市场调节体系,向更加自由、公平、可持续的市场经济模式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