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几年调整一次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每年调整一次的制度是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作为法律依据。该管理办法规定了国家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应建立完善的动态调整机制,原则上每年对药品目录进行一次调整。下面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的介绍。
1.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调整工作方案
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将于2023年3月1日正式实施,新增了111个药品,并对谈判和竞价的新准入药品进行了价格平均降幅达60.1%的调整。最新版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达到2967种。
2. 目录内和目录外药品的区分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分为目录内和目录外两部分。目录内药品指的是符合相关规定,并通过审查的药品,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目录外药品则是指符合相关规定但未被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药品。
3. 目录外药品的纳入条件
目录外药品如果满足《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条件,并具备特定情形之一,也可以被纳入药品目录评审范围。具体情形包括符合规定并且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经过国家认证或鉴定的药品。
4. 药品目录调整的法律依据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调整原则上是每三年进行一次,因此该药品目录的调整工作方案还是在这个时间框架内进行的。具体的法律依据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
5. 药品目录调整的公示与审查
在药品目录调整的过程中,国家医疗保障局会公示一定时间,供社会各界监督。公示期间,对于公示药品的资格条件、相关信息和初步形式审查结果,社会各界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并通过传真、信函或邮件等方式提供。
通过以上的内容可以看出,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几年调整一次的制度是为了保持药品目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同时也是为了保障民众的基本医疗需求。每次调整都需要依据相关法律依据和程序来进行,公示环节也保证了社会各界的监督和参与。通过这样的调整机制,国家医保制度将更加科学合理地用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为全面和优质的基本医疗保障服务。
- 上一篇:享通光电怎么啦
- 下一篇:企业债券收益率怎么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