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要发行一日元 为什么日本发达国家日元不值钱
日本为什么要发行一日元?为什么日本发达国家日元不值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日元不值钱”的说法。为什么日本这样一个发达国家,其货币日元会显得“不值钱”呢?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
1.日元货币面值普遍偏高
我们要了解的是,日元相对于人民币来说,其货币面值普遍偏高。一百日元只能兑换六七块人民币。这就导致了在日本日常生活中,即使是小小的消费,如吃饭、购物等,也需要支付大量的日元。例如,在日本吃一顿饭,可能就需要几千甚至上万日元。虽然这样的消费看起来很“气派”,但实际上却买不了多少东西。
2.汇率风险对冲成本上升
近年来,由于在以日元作为本位货币进行的境外投资当中,汇率风险的对冲成本越来越高。以2023年为例,日本主要寿险公司境外投资当中的汇率对冲比率仅为46%,这表明更加灵活、动态的汇率敞口风险机制成为了日本机构投资者的首要选择。
3.广场协议对日元的影响
1985年,美国联合德、法、英三国与日本在纽约签署了“广场协议”,促使日元升值。此后,日本的外贸遭受严重打击,政府为降低因日元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不得不采取措施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4.日元套利现象
由于日本央行一直维持负利率,这导致了日本本土投资者及国际资本纷纷从日本套利。这种套利行为进一步加剧了日元汇率的波动。
5.日本央行加息政策
植田和男维持加息立场不变的消息发布后,日元对美元汇率便开始拉升。由于日本央行的“鹰派”表态,市场多数预计年内日本央行还有加息空间。日元在过去两个月里上涨了10%,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日本央行7月加息的影响。
6.新《日本银行法》
新《日本银行法》第一条规定日本银行的职能是“发行货币,同时调节货币与金融活动。”第二条规定日本银行还要确保银行与其它金融机构之间结算通畅,从而维持信用秩序稳定。
7.数据驱动
受到日本近期积极数据的支撑,日元兑美元继续走强。7月份,日本劳动力现金收入同比增长3.6%,较6月份4.5%的增幅有所放缓,但仍高于市场预期的3.1%。
日本日元之所以“不值钱”,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货币面值偏高、汇率风险对冲成本上升、广场协议的影响、日元套利现象、日本央行加息政策、新《日本银行法》以及数据驱动等。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日元相对于其他货币的贬值。